从24mm到1200mm,人物特写该用哪个焦距拍?
关注并标星摄像人网
有器材也有技术 有视野也有深度
人物特写应该用哪个焦距的镜头来拍?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50mm,因为这是最接近于人眼的焦距,因而用它拍出来的人像更显真实。不过对于影视摄影来说,真实并不是特写镜头的第一追求,摄影师关注的重点在于画面信息的取舍、人物的塑造以及气氛的营造。
那么不同焦距的镜头在拍特写时会产生怎样的不同效果呢?最好的方法当然是自己分别试一试,不过这次你可以偷个懒,这位名叫Jason Parnell-Brookes的摄影师帮你代劳了。他测试了总共8个焦距,从24mm到1200mm,从结果中你可以看到不同焦距对空间关系和最终效果的影响。为了保持测试的一致性,下面的照片都采用相同的光圈设置。
24mm
与标准焦距相比,24mm镜头具有更宽的视野,能够容纳大量背景信息,如果你在这个镜头里希望多展示一点故事发生的环境,可以使用广角镜头来拍摄人物特写。
不过由于需要在靠近被摄对象的位置才能拍出特写构图,因此应注意避免穿帮或对演员表演产生干扰。在极端条件下,使用广角贴近拍摄所产生的变形效果,也可用于展示人物不正常的性格或情绪状态。
50mm
与24mm相比,50mm拍摄的画面中背景尺寸被大大缩小了,而且由于焦距变长,景深变浅,所以背景也更虚化,但仍能大致看清环境信息。而且就如前文所提到的,50mm接近人眼视觉,看上去更真实自然。在拍摄普通对话场景中,很多摄影师都喜欢用50mm镜头,配合适合的角度,让观众感觉自己就是置身其中的旁观者。
70mm
从70mm开始,透视压缩开始起作用了,背景视角更窄,看上去离主体更近,同时也更易虚化。而同时人脸仍旧保持了比较接近真实的形象。当你想要进一步压缩背景从而更突出主体,可以选择这个焦距来拍摄普通的特写。在这里也顺便提一下,85mm定焦也是典型的人像镜头,当它与f/1.8大光圈结合时,能产生非常好的焦外散景效果。
105mm
背景的光斑变成了圆圈,而人物的面部特征也变得更平坦了,在拍摄女性角色时,这种扁平效果会使其看起来更温柔,而在拍摄一些男性角色时需要突出棱角,就不适合用那么长的焦距了。
200mm
在此焦距下,背景变得非常集中,但仍旧有足够细节给人大致判断所处环境。用200mm及以上的焦距拍摄特写,虽然从画面效果来看人物距离观众很近,但空间透视关系却会给观众相反的感觉,观众在潜意识中知道摄影机距离主体很远,摄影师则可以利用这种心理暗示来影响甚至操控观众的感受。
400mm
400mm下,人物与背景有更明显的分离感,有时候可以利用这点来营造人物的孤立感或孤独感。
600mm
背景完全变成了抽象的色块,景深变得极浅,通常情况下很少有人用600mm去拍摄特写。但如果配合适当的前景,可以营造出偷窥感,当然前提是得有剧情需要。
1200mm
1200mm将一切都放大,无论是主体还是背景都是如此。但这类超长焦镜头的最大作用不在对背景的极端虚化,而在于对距离感的极致压缩,一个极端的例子就是电影《锅匠,裁缝,士兵,间谍》中对2000mm超长焦镜头的极限使用,一架正在降落的飞机眼看就要装上正在对话的俩人了,视觉冲击极具张力,而事实上两者的实际距离超过了1600米。详见:2000mm老炮用来拍电影能带来怎样的戏剧效果?。
以上仅为抛砖引玉。因为光圈被锁定在了f/4,所以上述测试并不能完全反映镜头在实际使用中的表现,也不能展现景深控制不同所带来的戏剧效果。而镜头选择也没有四海皆准的铁律,每一位摄影师都可以有自己的偏好。在对镜头特性了如指掌之后,你可以根据故事、根据画面情绪、根据现场条件来做出自己的选择。
- 摄像人网编译整理,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 -
更多阅读
相关文章:大导演都爱哪个焦距的镜头?
上期焦点:60张图告诉你电影景深和焦点运用的艺术